國畫的畫派
(1)文人畫
隋唐五代,特別是兩宋以后,一大批士大夫人知識分子加入畫壇,逐漸形成了文人畫派。
文人畫因其融會詩、書、篆刻的意趣而造成獨特的藝術形式。文人畫的繪畫理論,主要是強調詩、畫一律,達到"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境界;強調作品的天然意趣,讀書作詩,不過自娛而已。強調神似,忽視形似;還強調畫外意。
文人畫的代表人物是王維、蘇東波、米芾、倪瓚、文同、董其昌等人。
(2)院體畫
南宋時大批優秀的畫家薈萃畫院,形成了獨特風格的院體畫派藝術體系。
畫院是官方機構,統治者直接參與畫院繪事,造成一般畫家蹈之于墨繩之中,局促于法度之內。畫崇工巧艷麗,細膩富貴,帶有極強的裝飾味,題材大都描繪宮廷生活,粉飾太平,為統治者歌功頌德。以風格論,偏求工整、精密、逼真的自然主義色彩。思想內容貧乏,技巧上拘于公式化的傾向,限制了畫家與現實生活聯系,影響了畫家的個性發展。以題材論,院體畫分為佛道、人物、鳥獸、花竹、屋木等科,強?quot;形似"。明清宮這一時期的著名畫家,以花鳥著稱的有邊景昭、林良、鄒一桂、沈銓、呂紀等,以山水見長的有戴進、吳偉、張路、郭、董邦達、張宗蒼等。
(3)畫工畫
畫工畫,指以繪畫為謀生職業的藝術工人的作品。這些畫工,民間?quot;丹青師傅",按社會地位有民間畫工與宮延畫工(漢代稱"尚書畫工"、"黃門畫工")之別。所取題材,除山水、花鳥外、人物畫多用民間流行戲曲故事及小說。授徒多采口傳手教,手頭積有粉本舊稿。能自制顏料。部分高手具有自行創稿的能力。
按他們從事繪畫的工種分有:壁畫、漆畫、瓷畫、年畫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布。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復制、盜用、采集、發布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