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家劉溢老師談古典油畫技法
全部轉(zhuǎn)自劉溢老師網(wǎng)絡(luò)上的發(fā)貼,有興趣深究的朋友請去雅昌網(wǎng)油版雕搜索原帖。
關(guān)于丙烯草圖;看來一到畫圖,問題多多。有必要整體討論一番;我們的這一步,是油彩告別畫底的最后一步。我們不但用丙烯作了畫地,還盡量讓丙烯多做一些事情,就好像我們在辭退仆人之前,再讓他多干一些家務(wù),不用白不用。由于我們將來要畫一層油畫薄膜(古典畫的常規(guī),不是印象派的那種一塊一塊的厚色。)一層透明的薄膜。所以我們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一層能夠強烈支持將來的油畫薄膜的畫底,這樣才能使最終的油畫色彩飽滿。古典油畫就像是用透明塑料紙包裝的一塊糖;讓人愉悅的是,你能看到糖,還能看到透明紙上的裝飾。
線條;我們起稿的線條不是中國畫的那種線條,什么釘頭鼠尾拉、高古游絲啦,沒那么多的表情。看看文藝復(fù)興時的壁畫稿,永樂宮那種用紙扎出一串小窟窿,再用白粉撲打紙面等技巧,就是我們所要的。哆哆嗦嗦不要緊,但要準(zhǔn)確,首位相貫,處處交代清楚。
色彩;用丙烯,多水但要色重,干一遍,畫一遍。畫面出現(xiàn)小白點是正常的。多畫就會好些。畫板可以放平,不讓水到處亂流。
我們的技法很簡單;第一層是支撐物,如畫布、畫板等。第二層是丙烯,沒有任何材料能比丙烯更穩(wěn)定的了,因為它是塑料,就是說一次化學(xué)反應(yīng)就完事,以后不再使性子,丙烯不同與普通塑料,是因為它可以先用水來調(diào)制,于是,加上了不同色粉,它又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畫材。這材料足以把天上的達、芬奇氣死。第三層是油彩,世界上只有油彩刻畫得最完善,因為油的慢干,我們贏得了時間。第四層是樹脂(光油),談及沾黏度、光亮度、透明度、天然度及硬度,樹脂最牛。
工具:
油;松節(jié)油、亞麻仁油,
筆;油畫筆,大中小各一枝羊毛板刷一枝。羊毛水粉筆,中號小號各一支。(雖然中國的羊毛筆掉毛,但也是世界難求之物。
解決的辦法是;到寵物店或為五金店去買一把小號的鐵刷(梳)子,羊毛筆沾些松節(jié)油,用這刷子多刷幾遍。去掉一些浮毛。)小尖狼毫筆一枝,如依紋筆、小紅毛筆等。
擦筆紙;用最厚的衛(wèi)生紙或廚房紙巾。不要小看擦筆紙,他會筆莫扎特的音樂更有愉悅的作用。
小鏡子一個。
開始:
1(約2分鐘)這是我的畫稿和丙烯;畫稿太潦草,沒有勾出墨線以供下一步參考;
2(約5分鐘)丙烯的進一步深入,
3(約10分鐘)丙烯畫到這一步時,應(yīng)該再柔和些,因俺畫得太快,沒等干就畫底二層,所以很亂。
4-1(約3分鐘)用亞麻仁油,加點松節(jié)油,調(diào)出三四堆顏色。比如皮膚最多不過四種色(俺的經(jīng)常是三種),分暗部、中間色、亮部等。圖片上是俺在調(diào)色板上調(diào)出的三個肉色。(俺畫油畫,只用極簡單的幾個色,印度紅、CadmiumYellowDeep中國的中黃完全可以、普蘭,其他就是鈦白、炭黑或象牙黑。
4(約2分鐘)用油畫筆把色彩放到畫布上去。
5(約1小時)用油畫筆銜接。
6(約1小時)用水粉筆掃平。關(guān)于怎樣銜接才好,那實在是基本功的問題,俺不多做解釋;但有兩點必須注意;甲;大的地方用極大號的水粉筆,如板刷對付臉龐,依紋筆對付眼角。關(guān)于國畫中的"疏能跑馬,密不透風(fēng),",安格爾做的最好。已;色彩只能相交,不能亂交。比如三種色彩里的深色,只能和中間色相交,不能和最亮色相交。每一塊必定要一次全部完成,特別是邊緣,寧多勿缺。嘴唇、眼珠、眼白等非皮膚處,用另調(diào)的三種色彩畫。
7(約40分鐘)
7(約1小時)提亮;(在第一遍油彩中,絕對沒必要作這一步。俺只是拿不出第二遍油彩完成圖片,所以現(xiàn)在這里稍稍演示一下。)加上亮色,相對揉開。注意;這一層色可以稍厚一些,以可以畫出明顯的筆觸。但要保證這是最后一次。
8完成前用小鏡子反看畫面,檢查錯誤,及時改正。
古典畫法的又一個規(guī)律就是;暗部的色彩要平整,幾乎是平涂,而且施色要薄。而亮部的色彩和筆觸可以亂些,厚些。這實際上很是合付自然規(guī)律,我們只在亮舶ご到更多的細節(jié)。細節(jié)在現(xiàn)實中是機理,在畫中是筆觸。
地球的表面萬物繁華,可是地核卻是暗火巖漿。人的眼睛能觀察出許多美麗,人們閉上眼睛時只看到一片殷紅。自然物質(zhì)制造出的黑色,發(fā)紅。化學(xué)方法制造出的黑色,發(fā)藍。與其說暗處的色彩是黑色,不如說暗部的色彩是紅色,因為黑色不是顏色。古典畫法的又一規(guī)律是;暗部一定要暖,只有這樣才能穩(wěn)妥地托出華麗。雖然古典畫法的人肉中間色往往更紅,那是為了表現(xiàn)強烈的光線照射下的透明血色。
那一組頭發(fā),更要隨(雞蛋)形,不要太多的塊面。那幾絲頭發(fā);飄落在臉上的,要先畫好臉上的陰影,陰影一定要柔和,以脫出頭發(fā)的零散與隨意。然后用舊的、只剩下一部分毛的長毛水粉筆,一遍自然地甩畫出那幾根頭發(fā),在畫中,畫筆上的幾根毛,就是對象的那幾根頭發(fā)。飄落在頭發(fā)上和背景上的,要先把背景頭發(fā)或背景畫好,特別是要畫虛,然后隨意畫出頭發(fā)絲。中國人的黑頭發(fā)只用暗色瀟灑幾筆就行了,外國人的淺頭發(fā),還需先用深色隨便畫出,然后再用亮色隨著深色的筆觸,精致順暢地提亮。記住,這種切作,只能在最后一遍油彩時,也就是說,畫完就是畫完了。
文藝復(fù)興時代的人臉?biāo)茉煲?guī)律是把人臉當(dāng)成一個雞蛋,先把眼睛好好鑲在雞蛋上,其他的就好辦了。后來美術(shù)行當(dāng)里分出了美術(shù)教學(xué),美術(shù)教學(xué)里分出了素描,素描里分出了三大塊、五大調(diào),三大塊、五大調(diào)分出了蘇聯(lián)的塊面,
上光油
上光油有兩種;一種是臨時性的,一種是長久的。臨時性的是指用噴灌光油噴一噴,噴灌光油分兩種,一是亮光的、一是亞光的。亞光的還好,因為是為了亞光的效果。亮光的噴,幾乎就是為了臨時出售,有一定的欺騙性,不是對油畫的真正負責(zé)。上光油必須要等到畫完全干,一般說來,至少要一個月。上光油就用商店里買來的油狀達瑪樹脂即可(質(zhì)量要真實,要好)。但是用前必須試一試;就是在搖均后,涂在油畫的表面,一小時后,必須是沒有半點沾粘感的一層堅實亮膜。否則扔掉,因為原因太多,你不可能弄清楚。上光油時最好是陽光明媚之時,畫面不直接接收太陽的照射。俺一般是在俺的廚房里干這事,因為有陽光,而且還有一個馬力不小的油煙抽風(fēng)機,這個抽風(fēng)機可以使1,空氣流通(十分重要)。2,可以使空氣中的小灰塵飛走而不是落下。這比吹風(fēng)機要好,因為是上方抽風(fēng),會減少灰塵(吹風(fēng)會在增加空氣的流通量時也增加了灰塵)。還要準(zhǔn)備的是,羊毛(但不掉毛的)板刷,小而硬的油畫筆一枝。上光油前,畫面一定要干凈。俺的辦法是,用那種全世界都統(tǒng)用的寬透明膠帶,一條一條地將畫面沾一遍,這個辦法聽起來很笨,也有些危險。可俺是一直這樣的,也認為是最有效的。俺曾經(jīng)租用過一個大的空氣壓縮瓶,用強烈吹氣的方法清除畫面,效果不好。用水洗的方法也不好。上光油最怕的是大畫,上時一定要一塊一塊的上,上好一塊再接下一塊,有不少的書上講要橫豎加插上油,這也不完全對,比如橫一遍后的光油干的很快,就沒必要再刷那樹的一遍,因為一般的光油幾乎是留不下筆觸的。而再刷一遍,由于光油干得很快,只能會增加筆觸。上光油時眼睛的用法很有講究;這時候的眼睛不是看畫面上圖案,而是借助測光看光油的反光,就好像你是個偵探,看櫥窗時不是看櫥窗里面的擺飾,而是看櫥窗外的動靜。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掌握好光油的平均度。如果我們是一步一步地按俺說的這種方法畫的油畫,那么你在上完光油后會明顯地發(fā)現(xiàn),只有在這時,那種透明的效果才真正地、一下子顯現(xiàn)出來。不要為此而激動,因為你現(xiàn)在更需要集中精力看那光油的反光,而不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畫面出現(xiàn)筆毛,趕緊用那小油畫筆挑走。上完光油后,畫面還要平放。通風(fēng)十分重要!!!切忌;天氣潮濕時,絕不可以上光油,因為光油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永遠不干。各位好運!!!
古典畫的真正規(guī)律
------------------
畫中常見的對比有黑白的有,明暗對比,虛實對比,疏密對比等。
色彩的有,對比色的對比(如紅與綠、黃與紫的對比),色彩純度的對比或曰色彩的純與灰的對比。我們多是印象派之后的色彩概念,紅黃蘭都可以用的比較純,甚至是一樣的色彩純度。這在古典畫里幾乎是大忌。表面上看,古典油畫的又一條常規(guī)是;色彩的純與灰的對比,一般說來背景絕不比皮膚的色彩更鮮艷。說得過分一些,畫古典畫,你甚至可以不懂色彩,比如只知道固有色而不太了解環(huán)境色。就像我們一般的色彩寫生的一些條律。但你不可以不懂色彩的純度,就是說不可以不懂色彩的純與灰的對比。(雖然古典畫里的灰色往往帶有紅色傾向。)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色彩上不講究純與灰的對比的人,幾乎就是在素描里不講究虛與實的對比的人。而這個人幾乎就是每一個中國藝術(shù)學(xué)子(的通病)。印刷品最難印刷出的原作效果,也就是色彩的純度對比。由于印刷品可以把一切東東印的漂亮,也可以把一切東東印的灰暗,但不可以在一張圖像中把灰的地方因得更灰,同時又把漂亮的地方印的更漂亮,所以我們在印刷品里;最先看不到的就是油畫的這種美感。當(dāng)我們說"古典畫法"時,實際上也是企圖代指"表現(xiàn)人物的最經(jīng)典畫法"。學(xué)習(xí)了印象派之后的許多東西不應(yīng)是壞事,但是我們決不能因此而迷失方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古典油畫的五官,其基本功的要求和認真對待的程度,要比哪怕是同一畫面的其他部分,高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與其它任何畫種,任何地域的任何手段相比,都是極端罕見的。比如印象派,除了自然光外,一切都平均對待了。浮世繪的五官,更近乎于程式化的應(yīng)付。這種罕見的疏密對比不是孤立的,它還必須伴隨著其他盡可能發(fā)揮的一切對比。對俺說來《巴黎圣母院》幾乎包括了一切小說的技巧,而其他小說決不會像巴黎圣母院那樣完美。說句笑話;如果我們把安格爾畫中的一只眼睛放到雷諾阿的人物臉上,還要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才能稍稍達到一點看起來舒服的效果。相反,如果把雷諾阿的眼睛放在安格爾的肖像畫上,我們只需把那眼睛再改回去就行了。幾乎在所有的繪畫里都缺乏古典畫里的疏密對比,虛實對比。尤其缺乏的甚至根本不管的是古典繪畫里的色彩的純度對比(比如中國畫,由于色彩的貧乏,甚至連比較的可能都不存在。俺可不是擠兌中國畫)。
(以上的話,相信會得到不少經(jīng)歷過的人的認同。不明白的人,千萬不要難為自己,不明白也就不明白了。"學(xué)究"們也沒必要因俺語言粗陋而自找煩惱。)
胖子壓瘦子"的原話是"FatOverLean."
"Fat"一詞,說胖只是它的形容詞用法,實際上更是一個名詞,是指"脂肪","(動物)油"。
"胖子壓瘦子"只是俺覺得好玩的翻譯,對于我們的探討,也可以更深刻地翻譯成;"骨頭上面抹肥油"。但是英語里這一句話,的確也有(胖子和瘦子做愛時)"胖壓瘦"的調(diào)侃雙關(guān)含義。
"胖子壓瘦子"是油畫的定律。大家說得沒錯。
任何油畫都是胖壓瘦,印象派一遍畫法也沒有違反這個規(guī)律。我們這里的討論課,實際上越來越由古典的這一定律,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的、加以丙烯的(實惠的)、細膩寫實油畫。
關(guān)于丙烯的介入給油畫帶來了天大的方便的話題,這是一個窗戶紙,懂得這一點的人不愿把它捅穿。就好像一定要把本來就夸大了的人文主義的話題,越發(fā)說的博大精深,而非是人的享樂本能(這幾乎是所有中國稍有一點名氣的畫家的通病,好像有人要奪他們的飯碗似的)。
關(guān)于"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都知道電影《菊豆》,如果我們把蒙娜麗莎那張油畫放到菊豆家里的那個染池里泡一宿,然后又晾干的話,會出現(xiàn)什么效果?
1整個畫面的色調(diào)大大改變。
2這一層燃料決不可能出現(xiàn)諸如起裂等油畫畫層的問題。
3達、芬奇在天堂痛哭。
染有三種用途,都很實用,以至實用到傻瓜都會畫出好畫;
1在畫完很認真的丙烯畫稿后,用淡淡的丙烯色通然整個畫面。這樣;畫稿本身可以不考慮任何印象派及其以后的所謂光源色的概念,甚至可以不考慮色調(diào)。(以后的油畫色就按照這般色彩完成即可)這樣完成的畫,色調(diào)很有特殊的魅力。
2在油畫完成后,用染的辦法,調(diào)整局部不協(xié)調(diào)的色彩。
3用明確的染的方法完成畫面的一塊特定的局部。(俺相信王沂東的紅棉襖就是如此完成。關(guān)于紅色在光學(xué)上的特定表現(xiàn),以后再說。)
油畫必須一遍完成,只是因為油彩的(化學(xué)的或物理的)特點。這不是我的堅持,甚至不是古典油畫大師的教條。胖子壓瘦子的古典畫法遵從于此。印象派畫法也是遵從于此。油畫必須一遍完成是指,
1,不在半干的油畫上做改動。
2,改動時要改動一片,色彩相互銜接,形成色彩薄膜。----------------從繪畫手段上講,蘇聯(lián)畫法最容易違反這一常規(guī)。因為蘇聯(lián)畫法,面面俱到,實際上是處處追隨現(xiàn)實,比如畫人臉時,結(jié)構(gòu)、形體、明暗、色彩的冷暖等等。蘇聯(lián)繪畫的中國翻版,更不在乎畫面的品質(zhì)。這于長期的"無產(chǎn)階級繪畫"有關(guān)。----------------關(guān)于以歐洲為代表的畫面品質(zhì)的話題以后有時間再聊。
1,沒有長時間不開始畫,
2,薄丙烯底子不畫,或者油彩底子不干不畫。
3,每次畫,都用新顏色,新調(diào)色油。
4,每次畫都畫一快,完成一快,畫后盡量不改,只有重畫。
5,留下昨天畫的油彩,不再用,但挑開干皮后做為調(diào)色的參考。
6,畫完把畫放在冷、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以上聽起來有些難,實際上就象是吃飯不吧唧嘴,不用筷子碰響碗碟一樣,做到也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