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油畫大漲后尚未成熟3大表現(中國當代油畫作品)
一位知名度尚淺的中年油畫家,其作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價格上漲了13倍之多,而一件藝術品的合理價格,應該是在一個漫長而又穩定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購買經過巨漲的中國當代油畫,投資者可能面臨贗品、變現難、保管不易等風險。
去年底以來,中國傳統書畫市場進入了相對穩定的調整期,而中國油畫卻在短時間內異軍突起。在以紐約和香港地區為代表的拍賣市場上,中國油畫無論在成交額還是成交量上,都遠遠超過了中國書畫,而各大媒體對中國當代油畫的報道也是不遺余力,一時間,一個新的投資浪潮似乎就在眼前。中國當代油畫的投資前景真如目前所表現的那么樂觀?在對市場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后,筆者發現并不盡然。
尚未成熟之三大表現
1 價格暴漲
目前,中國當代油畫的交易價格少則幾十萬元,多則數百萬、上千萬元,其價格已遠遠超過歷代中國書畫。以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2006年秋季拍賣會中的拍品估價為例,一件齊白石的國畫作品《畢卓盜酒》,被認為是大師人物畫中的精品,其估價在80萬元至120萬元之間。而一件張曉剛的油畫作品《血緣系列:大家庭》估價竟達880萬至1200萬港元。齊白石是我國著名國畫大師,曾任中國美協主席,其知名度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張曉剛,1958年出生,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目前工作生活在北京,職業畫家。在中國13億人口中,可能99.99%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張曉剛何許人也。然而,就是這兩位在年齡、知名度、藝術成就、社會地位等方面都不能同比的畫家,他們畫作的漲幅卻出現了背離,中國油畫價格定位的不合理性由此可見。
一件藝術品的合理價格,應該是在一個漫長而又穩定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的,而中國當代油畫的價格卻往往是在短時間內巨漲形成的。同樣以張曉剛為例,其作品《血緣系列》在2005年5月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57萬元人民幣成交,而到了2006年3月,其屬于相同系列作品的《血緣系列:同志120號》竟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97.9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783萬元)成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其作品價格竟上漲了13倍之多,漲幅之大令人瞠目結舌。而其中的奧妙如何,也只能由藏家自行體味。
2 價值不高
中國書畫的起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歷代的中國書畫作品反映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因此,無論是從藝術成就、藝術風格、筆墨技巧還是從世界的知名度、公信力等方面來分析,中國書畫都在世界藝術史中占據了一個重要地位,并得到絕大多數國家與民眾的認可。而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至今不過百余年,其對大多數人來說還顯得陌生。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也從未把中國油畫列為頂尖藝術。
由于對油畫缺乏了解,國內的藏家往往認為畫得越真實的油畫作品就越好,因此,目前在國內最流行的中國當代油畫當屬各類寫實油畫。而中國的油畫家們也從自身的實際利益出發,紛紛迎合市場,將寫實油畫作為主要的創作方向。其實,油畫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藝術,其藝術標準應采用世界性的通用標準。一般來說,世界性油畫藝術的標準可以從技術、形式技巧、精神內容等三個層面進行考查。而作為中國當代油畫主流作品的寫實油畫,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油畫的基礎層面,也就是技術的層面上。相對于那些已經進入藝術成熟期的西方油畫來說,中國當代油畫還顯得缺乏藝術創造力,略顯稚嫩。因此,真正能進入西方藝術殿堂、被全世界所認可的中國油畫家寥寥無幾。
3 持有集中
與中國書畫主要散落在民間相反現在市場上的中國當代油畫主要集中在畫廊、畫商、外國機構以及畫家本人手中,相對于持有者分散的中國書畫而言,中國當代油畫更容易被人為地“炒作”與“操縱”。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部分畫廊、畫商、外國機構甚至畫家本人往往與中介機構合作,聯手包裝畫家,利用各種方式為畫家造勢,并最終達到操縱畫家作品價格的目的。而在這些機構與個人的聯手操控下,真正的藏家根本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購入心儀的作品,而一旦以高價位接手這類被操縱的當代油畫,其結果只能是被“套牢”。因此,作為理智的藏家,對這類當代油畫的購買價格一定要予以慎重的考慮。
可能面臨之三大風險
1 贗品風險
與中國書畫的一筆落成、無法修改的特征不同,油畫的形成主要是通過油墨的堆積而成。而油墨的反復堆積也給鑒定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此外,目前國內油畫市場中的贗品主要由以下幾個途徑產生:畫家學生、家屬仿制;畫家代筆者私下仿制。正是由于油畫形成方式以及贗品產生途徑的特殊性,使得市場上油畫的真偽鑒定較之國畫更為困難異常。
2 變現風險
由于中國書畫的流傳程度遠遠超過中國油畫,因此,中國民眾對中國書畫的接受程度也要遠遠大于中國油畫,再加上目前中國油畫的交易價格多為數十萬元、上百萬元,使得能夠參與中國油畫收藏的藏家是少之又少。而在中國油畫交易中占據主要地位的那些畫廊、畫商以及外國機構等,則主要是以銷售為主,絕少能從市場上再行回購,因此,一旦藏家在購進油畫后想要再出手,必然遇到變現周期長、受眾面狹、價格回落等諸多問題。這也給中國當代油畫的收藏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3 保管風險
相對于中國傳統書畫,油畫的保管不便也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油畫的體積普遍較大,攜帶與運輸均不方便,保管空間也必須要大;其次,油畫所使用的顏料較國畫更容易褪色,保存時間短;第三、油畫對保管環境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有恒定的溫度與濕度,稍有不妥,就會氧化、干裂;此外,油畫的修復成本也非常巨大,相對于中國書畫的修復主要體現在裝裱方面,油畫的修復工作更多的是針對油畫的實體而進行,稍有不慎,就會破壞油畫的整體風格,并最終影響油畫的價值。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