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水彩畫作畫時畫面用色的“生”和“臟”的問題?
顏色需要經過適當調配,才能表現出自然的光色效果,用現成的顏色畫到畫面上去,在明度、純度和色相上很難符合客觀色彩的要求,容易給人以生硬的感覺。有時雖經過調和,但不準確,也會有生硬的感覺。因此,要特別注意把握好用原色和純度較高的顏色作畫,不能孤立地看對象的固有色,不看冷暖關系、環境條件和色相傾向的變化,沒有色彩對比,結果色彩用得過鮮,跳出畫面,造成顏色“生”或者說“火”。
“臟”是水彩畫中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顏色混合太多,形成顏料中三原色色素相等,很容易“臟”;再是加工次數太多,色彩關系不明確,一會兒涂一遍暖色,一會兒又涂一遍冷色,來回修改,水跡斑斑也是“臟”的原因。解決辦法是:要注意冷暖色不宜太等量,尤其是補色的混合,應以一色為主,少量調整相反的顏色,半干半濕時不宜加工,用筆不宜過度來回掃、刷、擦。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本站原創發布。任何個人或組織,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時,禁止復制、盜用、采集、發布本站內容到任何網站、書籍等各類媒體平臺。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我們進行處理。